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诗词比赛 诗词比赛

出师表的翻译_出师表的翻译和原文

zmhk 2024-06-02 人已围观

简介出师表的翻译_出师表的翻译和原文       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,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“出师表的翻译”的话题。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,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出师表的翻译_出师表的翻译和原文

       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,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“出师表的翻译”的话题。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,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1.出师表翻译及原文

2.出师表原文及翻译

3.《出师表》翻译

4.出师表 全文翻译

出师表的翻译_出师表的翻译和原文

出师表翻译及原文

       《出师表 》翻译:

       先帝创业不到一半就中途驾崩了,如今天下分魏蜀吴三份,我们的益州疲敝,这正是危急存亡时刻。但是我国的大臣都忘身不懈怠,大约是追念先帝的恩情义重,愿意报答陛下。所以,陛下确实应该打开圣听,以发扬光大先帝的遗徳,让志士的心气散发出来,不应该自己大胆狂妄地否定什么,胡乱说话,堵塞住忠臣的进谏之路。

       宫中和丞相府中,都是一体,升迁处罚,都应该按同样的标准,不应该有不同。你宫中若有作奸犯科的,或者有忠善的,应该交给管事的官,叫他们议论该怎么处罚或者赏赐,这样显示您的公平明正。不应该偏私,使得宫中和丞相府里的方法标准不一致。

       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,都是善良老实人,忠心耿耿,是先帝选拔下来留给您的。我以为,宫中的大小事,都应该先咨询他们,然后再办。肯定可以查缺补漏,办得更好。

       将军向宠,性格好,懂得军事,从前先帝称赞他的才能,所以众人议举他为都督。我以为,营中的大小事,都先咨询他,这样也能使得军队和睦,好好坏坏的人都能各得其所。

       亲贤臣,远小人,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,亲小人,远贤臣,这是东汉灭亡的原因。从前先帝在时,跟我讨论这个事,每次都叹息遗憾汉桓帝、汉灵帝的结局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这些人,都是贞亮死节之臣,愿陛下把他们当作亲信任用,那么汉室的兴隆就快了。

       臣本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,在南阳种地,在乱世中苟且偷生,不奢望能够成为有名的宰相。先帝不嫌弃臣低贱卑微,反而委屈自己,三次光顾臣的家中,咨询臣天下事。臣很感激,于是答应先帝为他效劳。后来正赶上荆州形势不妙,臣就受任于兵败之时,奉命于危难之间,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一年了。

       先帝知道臣做事谨慎小心,所以临驾崩的时候就把大事委托给我。我受命以来,日夜忧叹,唯恐托付不有效果,伤害了先帝识人用人之明,所以臣五月渡过泸水,带兵深入荒凉之地,现在南方已定,兵甲也凑够了,应当率领三军,北定中原,竭尽我的平庸之力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使得陛下您回到从前的洛阳。这是臣报答先帝和忠于陛下您的职分啊。至于我走了,斟酌好坏损益,进尽忠言,那便是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三个人的责任了。

       愿陛下托付给臣讨伐逆贼、兴复汉室的任务,如果出去打,没有奏效,则请治臣之罪,以告慰先帝之灵。如果没有说出什么兴盛德性之言,则是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的罪过,要以怠慢之罪责罚他们。陛下也应该自谋,咨询善道,察纳人言,以遵循先帝的遗诏,臣蒙受恩典万分感激。如今就要走了,看着奏章鼻涕眼泪都流了出来,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。

       原文:

      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

       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

       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: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

       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,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“能”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: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。

       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、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

       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
       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;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      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,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。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;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。臣不胜受恩感激。

       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

出师表原文及翻译

       出师表翻译一句一译:

       1、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

       先帝开创的事大业未完成一半,却中途去世了。现在天下分裂为三个国家,蜀汉民力困乏,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期啊。

       2、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

       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,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,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厚待,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。

       3、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

       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,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,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,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,说一些不恰当的话,以致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劝谏的道路啊。

       4、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

       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,都是国家的官员,升降官吏,评论人物,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。

       5、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,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

       如果有做奸邪事情、犯科条法令,或做了好事,对国家有贡献的,都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员,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,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,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,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。

       6、侍中、侍郎郭攸(yōu)之、费祎(yī)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(wèi)陛下。

       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,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,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,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。

       7、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

       我认为宫中的事情,无论大小,都拿来跟他们商量,然后再去实施,一定能够弥补缺点,防止疏漏,得到更多的成效。

       8、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,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能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。

       将军向宠,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,通晓军事,过去任用他时,先帝称赞说他能干,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。

       9、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。

       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,都拿来跟他商讨,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和睦,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。

       10、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

       亲近贤臣,疏远小人,这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;亲近小人,疏远贤臣,这是东汉倾覆衰败衰败的原因。

       11、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。

       先帝在世的时候,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,没有不对桓、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。

       12、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、以死报国的忠臣,希望陛下亲近他们,信任他们,这样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。

       13、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

       我本来是个平民,在南阳亲自种地,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,并不想在诸侯之中做官扬名。

       14、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

       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,见识浅陋,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,三次到茅庐来探望我,向我征询当代的大事,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,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。

       15、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!

       后来遇到兵败,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,在危机紧迫的关头奉行使命,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。

       16、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

       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,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。

       17.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(dù)泸,深入不毛。

       我接受命令以来,早晚忧虑叹息,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没有成效,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,所以五月渡过泸水,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之地。

       18、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

       现在南方叛乱已经平定,兵员装备已经充足,应当勉励三军,率领他们北上,平定中原。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,去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,振兴汉朝,迁回旧都洛阳。

       19、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

       这就是我报答先帝,尽忠陛下的职责。

       20、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       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,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,那是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的责任了。

       21、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,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。

       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,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,如果不能实现,就治我的罪,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。

       22、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(jiù)。

       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,就应当责罚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,指明他们的过失。

       23、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。

       陛下也应自行谋划,征询治国的良策,认识、采纳正确的言论,深切追念先帝遗命。

       24、臣不胜受恩感激!

       我接受您的恩泽,心中非常激动。

       25、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云。

       现在(我)就要远离陛下了,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,也不知说了些什么。

《出师表》翻译

       《出师表》原文及翻译如下:

       1、原文

      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

       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: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

       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: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

       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,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“能”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: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。

       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

       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: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;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

       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      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,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。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;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。臣不胜受恩感激。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

       2、译文

       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,就中途去世了。如今天下分为三国,我们蜀汉国力困弊,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。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,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,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。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。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,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。激发志士的勇气,不应当妄自菲薄。援引不恰当的譬喻,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。

       宫禁中的侍卫、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,赏罚褒贬,不应有所不同。如有作恶违法的人,或行为忠善的人,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,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。不应该有所偏爱,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。

       侍中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,都是善良诚实、心志忠贞纯洁的人,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。我认为宫中之事,无论大小,都去咨询他们,然后施行,必能弥补缺失,集思广益。

       将军向宠,心性品德善良平和,又通晓军事。过去经过试用,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,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。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,必能使军队和睦,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。

       亲近贤良的忠臣,远离奸佞的小人,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;亲近小人,远离贤臣,这是汉朝后期倾覆衰败的原因。先帝在世的时候,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,对于桓帝、灵帝的做法,没有一次不叹息并且感觉到痛心和遗憾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这些都是坚贞可靠,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,诚愿陛下亲近他们,信任他们,这样汉王室的兴盛,就时间不远了。

       我原本一个平民,在南阳亲自耕田。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,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。先帝不因为我地位、身份低微,而委屈自己,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。向我询问天下大事,由此使我感动奋发,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。后来遭遇失败,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。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,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。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,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。

       接受遗命以来,我日夜忧虑叹息。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,有损于先帝的英明。因此五月渡泸南征,深入不毛之地。现在南方已经平定,兵甲已经充足,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,北定中原,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。扫除奸邪、兴复汉室、返还旧都。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,至于处置日常之事,决定取舍损益,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,那是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的责任。

       希望陛下把讨伐曹贼、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;若不能完成,就治我的罪,以告于先帝的英灵。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,那就责备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的怠慢。以表明他们的过失。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,征询臣下的意见,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,深思先帝的遗诏。臣蒙受大恩,不甚感激。现在即将远离,一边写表,一边流泪,真不知该说些什么。

《出师表》作者简介

       诸葛亮(181年—234年),字孔明,琅邪郡阳都县(今山东省沂南县)人,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早年避乱于荆州,隐居陇亩,藏器待时。建安十二年(207年)十月,刘备三顾茅庐,始出。诸葛亮对他纵谈天下形势,并建议刘备联合孙权,抗拒曹操,以益州为基地,兴复汉室,此后一直佐刘备。

       建安十三年即联孙权,在赤壁打败曹操,取得荆州,西取益州,建立蜀汉,拜为丞相。建兴元年(223年)刘备死后,后主刘禅袭位,诸葛亮尽心托孤,被封为武乡候,主持朝政。诸葛亮志在北伐,于是东连孙吴,南收孟获,频年出征,与曹魏交战,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。有《诸葛武侯集》。

       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-出师表

出师表 全文翻译

       先帝开创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。现在天下分为三国,我们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,这的确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关头啊。可是宫庭里侍奉守卫大臣们毫不懈怠,边境上忠诚的将士们奋不顾身(的作战),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特殊厚遇,想要报答在陛下您的身上。(陛下)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,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,发扬扩大有志士们的勇气,绝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,说话不恰当,以致于堵塞忠臣们进谏的道路。

       皇宫中(身边的近臣)和朝廷中(丞相府统领的官吏),本都是一个整体,奖惩功过、好坏,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。如果有做奸邪事情、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做善事的人,应当交给主管的官,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,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,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,使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。

       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,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,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,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。我认为(所有的)宫中的事情,事情无论大小,都拿来跟他们商量,这样以后再去实施,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,可以增益实效。

       将军向宠,性情品德善良平正,了解通晓军事,当年试用他的时候,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有才干,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。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,都拿来跟他商讨,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,好的差的各得其所。

       亲近贤臣,疏远小人,这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;亲近小人,疏远贤臣,这是东汉倾覆衰败的原因。先帝在世的时候,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,没有一次不对桓、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这些人都是坚贞可靠、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,希望陛下亲近他们,信任他们,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。

       我本来是平民,亲自耕种在南阳,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,不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。先帝不嫌我地位低微,见识短浅,降低身份委屈自己,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,与我探讨当时的大事,我因此十分感动,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。后来遇到兵败,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,在危难的关头奉旨执行命令,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。

        诸葛亮2

       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,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。接受遗命以来,我早晚忧愁叹息,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,从而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,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,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。现在南方已经平定,兵员装备已经充足,应当激励、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,平定中原,用尽我平庸的才能,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,恢复汉朝的基业,回到旧日的都城洛阳。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,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。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,有所兴革,毫无保留的向您提出忠诚的建议,那就是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的责任了。

       希望陛下责成我讨伐曹魏、复兴汉朝的重任,如果没有完成就治我的罪,来禀告先帝在天之灵。如果没有发扬美德的建议,就应当责备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的怠慢,揭示他们的过失。陛下也应当亲自多加考虑,(向他们)询问治国的好道理,认识、采纳正言,深切的追念先帝的遗诏。(这样)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。

       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,面对着这篇表章,我涕泪交流,不知说了些什么。字词解释

       表: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。

       出:出征。

       师:军队。

       先帝:这里指刘备。

       创:开创,创立。

       业:统一中原的大业。

       而:表转折

       刑:罚。

       中道:中途。

       崩殂(cú):死。崩,古代称帝王、皇后之死。殂,死亡。

       今:现在。

       益州疲弊:指蜀汉国力薄弱,处境艰难。益州,这里指蜀汉。疲弊,人力疲惫,民生凋敝。

       三分:天下分为三个国家(即魏、蜀、吴三国)。

       此:这。

       之:结构助词,的。

       秋:时。 

       然:但是

       侍,侍奉。

       卫,守卫

       懈:懈怠,放松。

       于:在。

       内:宫中。

       忘身:奋不顾身。

       盖:原来(是)

       追:追念。

       殊遇:优待,厚遇。

       殊,不一般,特别。

       之:代词。

       于:向。

       诚:实在,确实。

       宜,应该。

       开张圣听:扩大圣明的听闻,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。开张,扩大。

       光:发扬光大。

       遗德:遗留的美德。

       恢弘:这里是动词,形作动,意思是发扬扩大。也作“恢宏”。恢,大。弘,大、宽。

       妄自菲薄:随意的看轻自己。妄,随便,胡乱,轻率。菲薄,轻视。

       气,志气。

       之,的。

       引喻失义:说话不恰当。引喻:称引,譬喻。义:适宜,恰当。

       以,以致。

       塞,堵塞。

       忠,忠诚。

       谏,规劝。

       俱,全,都。

       宫:指皇宫中。

       府:指朝廷内。

       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:奖惩功过、好坏,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。

       陟(zhì):提升,提拔。

       罚:惩罚。

       臧否(pǐ):善恶,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。臧,善;否,恶。

       作奸犯科:做奸邪事情,犯科条法令。

       作奸,为非作歹。

       科,科条,法令。

       及,和。

       为,做。

       有司,职有专司,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。

       论;凭定。 

       刑,罚。

       以,来。

       昭:彰显,显扬。

       平:公平。

       明:严明。

       理;治。

       偏私:偏袒私情,不公正。

       内外异法: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。

       内外:指宫内和朝廷。

       异法:刑赏之法不同。

       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:这些都是善良、诚实的人,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。

       良实:善良诚实,这里形容词做名词,指善良诚实的人。

       志:精神。

       虑:思想,心思。

       忠纯:忠诚单纯。

       简:挑选。

       拔:选拔。

       遗(wèi):给予。

       悉以咨之:都拿来问问他们。

       咨,询问,商议。

       之,指郭攸之等人。

       必能裨补阙漏: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。

       裨(bì):弥补,补救。阙,通“缺”, 缺点。

       有所广益:收到最多的好处。

       广益:增加益处。

       益,好处、益处。

       性行:性情品德

       性行(xíng)淑均:性情品德善良平正。

       淑,善。

       均,平。

       晓畅:谙熟,精通。

       试用:任用。

       督:武职,向宠曾为中部督。

       营:军营、军队。

       行(háng)阵:指部队。

       优劣得所:好的差的各得其所。

       先汉:西汉。 兴隆:兴盛。

       后汉:东汉。 倾颓:衰败。

       每:常常。

       桓、灵: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。他们都因信任宦官,加深了政治的腐败。

       痛恨:感到痛心遗憾。

       狠:遗憾,不满意。

       尚书、长史、参军:都是官名。尚书指陈震,长史指张裔,参军指蒋琬。

      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:这些都是坚贞可靠,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。

       悉:全、都。

       贞:坚贞。

       良:善良可靠。

       死节:为保全节操而死。

       亲:亲近。

       信:信任。

       隆:兴盛。

       计日:指日可待。

       布衣:平民百姓。

       躬:亲自,自身。

       耕:耕种。

       躬耕:亲自耕种,实指隐居农村。

       南阳:东汉郡名。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。

       苟:苟且。

       全:保全。

       于:在。

       闻达:做官扬名。

       以:认为。

       卑鄙:身份低微,见识短浅。卑,身份低下。鄙,地处偏远。与今义不同。

       猥(wěi):辱,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。

       枉屈:委屈。

       顾,拜访,探望。

       咨:询问。

       由是:因此。

       感激:有所感而情绪激动。(苏教) 感激:感动激奋。(人教) 感激:感动奋发(古代汉语修订本上)

       许:答应。

       驱驰:赶着马快跑。表示为别人奔走效劳。

       后值倾覆:后来遇到兵败。汉献帝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曹操追击刘备,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;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,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。

       值:遇到。

       倾覆:指兵败。

       尔来:那时以来。

       二十有一年: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。

       有:通“又”,放在整数和零数之间。

       故:所以。

       寄:托付。

       以:把。

       临崩寄臣以大事:刘备在临死的时候,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,并且对刘禅说:“汝与丞相从事,事之如父。”

       夙夜忧叹:早晚/整天担忧叹息。

       夙,清晨。忧,忧愁焦虑。夙夜:早晚。

       泸:水名,即金沙江。

       不毛:不长草。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。

       兵:武器。

       甲:装备。

       奖率:激励率领,奖励统帅。奖,鼓励。

       驽(nú)钝:比喻才能平庸,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。庶:希望。竭:竭尽。

       驽 ,劣马,走不快的马。

       钝,刀刃不锋利。

       攘(rǎng)除:排除,铲除。

       奸凶:奸邪凶恶的敌人。

       还:回。

       于:到。

       旧都:指东汉都城洛阳。

       所以:用来……的。

      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: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,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。

       斟酌:商讨,考虑。

       损:除去。

       益:兴办,增加。

       损益:增减,兴革。

       斟酌损益:斟酌情理,有所兴革。

       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: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。

       托,委托。

       效,重任。

       不效则治臣之罪: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。

       效,取得成效。

       告:告慰。

       兴:发扬。

       德:道德。

       言:言论。

       兴德之言:使[皇帝]盛德发扬的意见。

       慢:怠慢,疏忽,指不尽职。

       彰其咎:显示他们的过失。

       彰:明显。用作使动,“使……明显”

       咎:过失。

       咨诹(zōu)善道:询问(治国的)好道理。

       诹(zōu),询问。

       察纳:认识采纳。察:明察。

       雅言:正确的言论,正言,合理的意见。

       深追:深切追念。

       先帝遗诏:刘备给后主的遗诏,见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注引《诸葛亮集》,诏中说:‘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’

       遗诏: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。

       临:面对

       涕:眼泪。

       零:下雨,比喻如雨一般落下。

       不知所言:不知说的什么。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。谦词。

       出师表(原文)

      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

       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,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

       侍中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

       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,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能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。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。

       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

       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

       先帝知臣谨慎,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棉、允之任也。

      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。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;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。臣不胜受恩感激。

       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.

       译文:

       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,就中途去世了。现在,天下已分成魏、蜀、吴三国,我们蜀国人力疲惫,物力又很缺乏,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。然而,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,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,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,想报效给陛下啊。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,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,弘扬志士们的气概;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,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(说话不恰当),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。

       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,对他们的提升、处分、表扬、批评,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。如果有营私舞弊、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,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,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,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。不应偏袒徇私,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。侍中郭攸之、费祎、侍郎董允等人,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,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,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。我认为宫中的事情,无论大小,陛下都应征询他们,然后再去实施,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,获得更好的效果。将军向宠,性格和善,品德公正,精通军事,从前经过试用,先帝称赞他有才能,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。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,都应与他商量,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,将士才干高的差的、队伍强的,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。亲近贤臣,疏远小人,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;亲近小人,疏远贤臣,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。先帝在世时,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,没有一次不对桓、灵二帝感到叹息、惋惜痛心的。侍中郭攸之、费祎,尚书陈震,长史张裔,参军蒋琬,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,希望陛下亲近他们、信任他们,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。

       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,在南阳亲自种田,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,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。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、见识短浅,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,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,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,我因此十分感激,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。后来遇到失败,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,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,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。先帝(刘备)知道我谨慎,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(诸葛亮)。自从接受任命以来,我日夜忧虑叹息,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,有损先帝的圣明。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,深入到荒凉的地方。现在南方已经平定,兵器已经准备充足,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,向北方平定中原。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,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,复兴汉室,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。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。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,进献忠诚的建议,那是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的责任。

       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、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,如果没有完成,就请治我重罪,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。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,就责备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的怠慢,来揭露他们的过失;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,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,听取正确的意见,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。如果能够这样,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。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,面对奏表热泪纵横,不知说了些什么。

       好了,今天关于“出师表的翻译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对“出师表的翻译”有更深入的认识,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