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诗词比赛 诗词比赛

千字文全篇

zmhk 2024-06-02 人已围观

简介千字文全篇       千字文全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。我愿意与您分享我的见解和经验。1.三字经、弟子规、千字文、是什么时候作的?三字经是宋朝的弟子规

千字文全篇

       千字文全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。我愿意与您分享我的见解和经验。

1.三字经、弟子规、千字文、是什么时候作的?三字经是宋朝的弟子规是清朝的千字文是南北朝梁朝的

2.《千字文》是谁写的?

3.学好这20个字的写法,你的楷书写得一定会越来越好!

4.《三字经》应该怎么评论它?它究竟阐述了什么内容,有什么意义?在线等!

5.与三字经齐名的古代儿童启蒙书籍有哪些?

6.草书千字文的宋徽宗版

千字文全篇

三字经、弟子规、千字文、是什么时候作的?三字经是宋朝的弟子规是清朝的千字文是南北朝梁朝的

       作品名称

       三字经

       外文名称

       San Tzu Ching

       创作年代

       宋代

       作品出处

       《三字经》

       文学体裁

       三字韵文

       作 者

       王应麟

       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,其内容采用《论语》“学而篇”第六条“弟子,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的文义,列述弟子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。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,并改名为《弟子规》。《弟子规》共有360句、1080个字,三字一句,两句或四句连意,合辙押韵,朗朗上口;全篇先为“总叙”,然后分为“入则孝、出则悌、谨、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”七个部分。“弟子”的意思比较多,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,“弟子”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:在家指孩子;在学校指学生;在公司指员工;在单位指下一级;在社会中,指公民。“规”就是规范,就是规矩,就是规则,就是规律。

       千字文,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、给事中周兴嗣编纂、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(在隋唐之前,不押韵、不对仗的文字,被称为“笔”,而非“文”)。梁武帝(502—549年)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,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。全文为四字句,对仗工整,条理清晰,文采斐然。《千字文》语句平白如话,易诵易记,并译有英文版、法文版、拉丁文版、意大利文版,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。

《千字文》是谁写的?

       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,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,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。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,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1

        《千字文》向我们诉说了人生之道,思想之悟,无愧是我们的精神宝藏,是我们追求的目标,我们正在尝试着按照它的行为准则去做。四字涵盖了一句哲理,寓意深奥,但理解起来并不令人发忧,毕竟它是取源于生活。小文章大寓意,取其精华,传之美德。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它浓厚的文化底蕴,情与景,景与情相互交融,彰显出生活的乐趣!

        “游鲲独运,凌摩绛霄”,鲲鹏独自高飞,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。学做鲲鹏飞千里,我们已经长大啦,并不需要事事依偎父母,独立意识带给我们勇气,心中已有一个高志向,为它去奋斗,坚定的信念带给我们动力,振开双翅,昂起头,面对湛蓝的天空,怎么不心生欲望呢!

        “年矢每催,曦晖朗曜”,可惜青春易逝,岁月匆匆催人渐老,只有太阳光辉永远朗照青春期是我们的黄金时期,在青春期中,我们可以更快地进步,得到更多地锻炼,更好地发展自我,提升人格价值,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。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,我们怎能轻易的放弃,不为此一搏呢?

        “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”,和时间赛跑才能抓住青春期的手,时间总是不善待每一个人,悄然流逝无声无息,你不吝啬时间,它就会对你吝啬经得起时间考验,坚持到最后,必能成就一番事业。要做时间的主任,做一个青春无悔的人。不要为那过去的失败而懊悔,不要为那错误而谴责自己,不要为过去的事情而忧郁,正如大张伟《奋斗》中唱到的“过去将不会再有”,拍拍身上的尘埃,去继续追赶时间吧!不要向它臣服,争分夺秒,用我们的行动证明一切!

       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,光芒万丈,普照大地我们的生命力以运动做载体,越活跃越强劲有力。未来距我们还有一段距离,大可不必去做幻想的们,倒不如我们去创造今日的辉煌太阳光辉永远朗照,正如我们的潜力厚积薄发,只是我们过于疏懒了我们应懂得“年矢每催”,去学习“曦晖朗曜”的内涵。

        这仅仅是它的一部分,却显露出这么多的杂合理,更何况是千字文呢!无论它的内容是多么丰富,但是真正的意义在于启迪我们,去付出汗水,去改变自我,最终以收获的甜蜜告别苦泪!相信它—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!

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2

        《千字文》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朝代变更:商汤灭夏,周武王灭商建周,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,经典故事:如夜明珠,盘古开天,让我大开眼界。

        同学们,你们知道《负荆请罪》这个故事吗?它讲述了战国时期,赵国的将军廉颇因为自己战绩卓越,看不起宰相蔺相如,而大度的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安危,非常尊重廉颇,处处让着他。廉颇得知实情后非常后悔,自负荆条,上门请罪,从而流传了这段“将相和”的历史故事!它告诉我们有错要及时改正,才能取得他人的原谅。

        我爱读这一本书,它使我了解了历史,增长了知识。

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3

        《千字文》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字,巧妙地记录了天文、地理、历史、教育等知识,而且它还形象地规范了我们学生的行为。

        里面有许多让我体会深刻的语句。它仿佛一位和蔼的老师,面带笑容地告诉我:“读书学习,时间要安排得多一些,但是仍然要抓紧用功。只要功夫到了,困惑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”。面对这样一位“老师”。我焦躁的心能够平静地面对难题了。

        《千字文》不愧是我的良师。有了它,我希望自己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4

        寒假期间,我抽空就看《千字文》。虽然它有很多内容我感到不好读也不好懂,但通过它的解说和配写的故事,总算是把千字文读懂了。

        《千字文》这本书是南北朝时的周兴嗣所编,四字一句,一共250句,刚好一千个字,简称千字文。它的内容涉及自然、社会、历史、教育、伦理等诸多方面,读起来押韵上口。作者为写出这本书,一夜发白!可见这书是多么来之不易啊!

       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,每一首诗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。比如,在“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。罔谈彼短,靡恃已长。”这首诗中,我懂得了:知道自己有了过错就一定要改正,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也一定不要放弃。还有我们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,也一定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。

        我最喜欢《黄香温席》这个故事。冬天,小黄香为了不让爸爸受冻,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冰冷的被窝;夏天,为了让爸爸免受蚊虫叮咬,小黄香在屋里为爸爸驱赶蚊虫。小黄香为了让父亲睡好觉,放弃了多少玩耍的时间啊!他是多么孝敬父亲呀!而我们现在的一些同学,常常因为一些小事,就和父母生气,这真是太不对了。

        就拿我来说吧!

        有一次,我放学了没有直接回家,而是去一个同学家做作业了,到了吃晚饭的时候,见我还没有回来,妈妈就着急了,生怕我出了什么事情,于是开始到处找我。先去学校去看,又问这个同学那个同学的,就在这时,在路上碰到我回来了,妈妈十分生气地说:“你怎么现在才回来?”“我不就出去一会儿,没和你说吗,至于这样吗。”说着,我还嫌妈妈烦人,哼哼着故意不理她呢!现在我每当回忆起爸爸妈妈对我的照顾,和我在一起的快乐生活,我都会感到十分内疚,也正是读了小黄香的故事后,我开始知道体谅父母了。从此,我再没有发过小脾气。

        读完了《千字文》,我想:我一定好好学习,不但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,还要做一个有孝心、有爱心的人,一个注重礼仪,坚守情操的人。

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5

        《千字文》中有一段关于明朝文人袁仲和他邻居的故事,我看了以后感触颇多。其实,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。这就是我读了千字文后明白的道理。由此,也让我想起了我和朋友之间的一桩往事。

        我有一个好朋友,他的名字叫小杰。我们一起上学,一起打球,一起玩,关系非常好。有一次,在篮球场上,我和他为一点小事情闹得很不开心。从此以后,我们相互就疏远了。我曾想和他重归于好,但苦于没有机会。我也因此感到非常遗憾。

        直到那天,看见他又在打球,我便走了过去,主动和他打招呼。他望了我一眼,没理我,顾自打球。那时的我多么希望我俩之间的不愉快没发生,他还会象先前一样,与我有说有笑啊!!可他始终没有吱声。正当我满怀失望准备离开时,突然,只听“哎呀”一声,我看见他一脸痛苦,倒在了地上。看得出来,是他的脚踝受伤了。我飞快地跑了过去,急忙把他扶了起来。看他伤得不是很重,我便把他送回了家里。他妈妈感激地对我说:“谢谢你!!”我说:“不用客气,我们是好朋友,应该的。”他听了我的话,真诚地说:“谢谢你,我以后也不会再跟你吵架了,我们做真正的好朋友吧!”当时,我的心里热乎乎的。从此,在篮球场上,又能时常看到我们欢乐的身影了。

        生活中,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彼此去关爱和思考。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,让生活变得更愉悦、更美好。

        评语:作者通过他和朋友间的真实故事来诠释“相互间宽容与理解”的重要性。构思合理,行文流畅,自然切题。由此可以让我们联想到:真正的友谊经得起考验,也需要朋友间相互呵护。宽容可以让人生多点美好,少点遗憾。

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6

        暑假里我读了《千字文》,它涵盖了天文、地理、历史、伦理等多方面知识。它向我们诉说了人生之道,思想之悟。

        "资父事君,曰严与敬,孝当竭力,忠则尽命"。我们要奉养父母,对父母尽孝应当尽心尽力。正如汉朝人蔡顺,很小时爸爸就去世了,从小与妈妈相依为命。有一次,蔡顺出门采野果吃,回家路上却被强盗拦住了。强盗本来想抢蔡顺的东西,看见蔡顺只采了一点野果,可用两个篮子装。强盗头子问:"小伙子,这么一点野果还用两个篮子装,是不是脑子不灵光啊!"别的强盗都哈哈大笑起来。强盗后来才知道蔡顺将成熟放在一个篮子里给妈妈吃,将不成熟的放在另一个篮子给自己吃,强盗被蔡顺的孝心感动了,不但没抢,还送给蔡顺一头牛和三斗米,让他回去孝顺妈妈。

        以前,在我小的时候,不懂得孝顺父母。当有我喜欢吃的东西,经常不肯给父母一起分享,而是占为己有;当父母下班回来的时候,听到门铃响后,我慢悠悠地去开门。当父母进门后,我还继续玩玩具,好像没看到一他们样,也不跟父母打招呼;当大家一起吃饭时,我将好吃的菜放在自己面前,自顾自的吃;当父母生病时,我只顾自己玩,不会对父母嘘寒问暖,有时还会因为父母生病没精力管我而暗自高兴。

        自从读了千字文后,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,懂得了孝顺父母,懂得了尊重父母,懂得了理解父母。当有好吃的东西,我会留给父母吃,与他们一起分享。当父母下班回来时,我一听到门铃"叮铃、叮铃"响起,我会象箭一样跑过去开门,并将拖鞋整齐地摆好;当父母进门后,我会大声向他们问好,并端起水杯给他们喝水。当我们一起吃饭时,我会帮父母盛饭,将好吃的菜放在爸妈面前,还时不时帮父母的夹莱。当父母生病时,我会关心他们,帮他们端水拿药,讲笑话给们听,让他们忘记生病的痛苦。

        千字文教会了我如何做人,如何孝敬父母;告诉了我百善孝为先,做人应当知恩图报。

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7

        千字文这本书中有许多人物让我非常敬佩,比如说《黄香温席》、《闵损劝父留母》、《蔡顺分桑葚》等等。在《黄香温席》中,小黄香为了让父亲在睡觉时冬暖夏冷,放弃了多少玩耍的时间啊!而我们现代的一些同学,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愿望,就跟父母生气,这真是太不对了。再说说闵损,为了家庭和睦不知受了多少苦,最后还帮狠心的后母说话;还有蔡顺,把好的桑葚给母亲,不好的给自己,真可以把老首领的话改为:“我们现在生活的`这么好,还没有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会孝顺父母”。

        读完了《千字文》,我想:我一定好好学习,不但要做个有学问的人,还要做一个有孝心、爱心的人,一个诚实守信的人,一个不懂就问的人,一个注重礼仪,坚守情操的人。

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8

        初读《千字文》让我感到实在拗口与无味,但对着释文再读的时候,发现《千字文》还是挺有意思的,甚有收获。

        这部经典4字为一句,共有250句,整本书竟然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,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深厚。书中的知识与内容丰富多彩:从自然现象到社会历史,从农业生产到发明创造,从做人做事到言谈举止,从宫墙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。虽然这部经典创作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,但是,今天来读它仍然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,让我既增长了知识,又明白了道理。

        今天,我想从《千字文》中的第二部分有关“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”,以及《千字文》中关于做学问的语句方面谈谈我的感受。

        《千字文》的第二部份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。指出人要懂得孝顺父母,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:“恭惟鞠养,岂敢毁伤”;做人要“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.罔谈彼短,靡恃己长.”,人的一生短暂,应该活的精彩,应该让自己的人生没有污点,作一个讲信用,保持纯真本色,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的人,同时还要莫以自己的长处笑话别人的短处,正所谓“己所不欲,莫施于人”,想想如果别人常常笑话你的缺点,你会有怎样的心情?所以做人还是应该厚道一点,这样才不失一个君子的作为. “交友投分,切磨箴规。”告诉我们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,要能在工作中切磋琢磨,品行上互相告勉。“仁慈隐恻,造次弗离。节义廉退,颠沛匪亏。”仁义、慈爱,对人的恻隐之心,在任何时候,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。气节、正义、廉洁、谦让这些品德,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。

        《千字文》里有许多关于做学问的语句,对我有深深的启发。“尺璧非宝,寸阴是竞。”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,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”“笃初诚美,慎终宜令。”修身、求学,重视开头固然不错,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。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、虎头蛇尾,应该坚持不懈,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。“守真志满,逐物意移。”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,学习要专一,不要转移意志,甚至玩物丧志。“孤陋寡闻,愚蒙等诮。”学问浅薄,见识少,就会被别人耻笑。我们不能只读死书,还要多增长见识,多看看外面的世界,否则就会成为“井底之蛙”。

        我记得读师范的时候曾有过这么一句话“要给学生一杯水,自己就要有一桶水。”而在21世纪的今天,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眼取之不尽的泉水。这泉水从何而来,我想与时俱进的学习、接受新知识,多读书、读好书,定能给我们注入这一眼泉水。学习是前进的动力,知识是自信的源泉。自信与人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成正比关系,因此,在平时加强知识的汲取是十分重要的。

        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”让我们在“读经典、强自信、同发展”读书活动中多读、多背,享受这些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,让“读经典、强自信、同发展”这个读书活动能在我们的今后的工作中延续。

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9

        传统文化之《千字文》中的“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”,这个语句使我在学习上得到了很深的启示。

        “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”的大概意思是:知道错了就应该改正,不能一错再错,当你达到了成功那步,千万别忘了当时的教诲。 每当读到“知错必改,得能莫忘”时,我就会想起了二年级的时候,我有一次考试得了100分,当时我惊喜得不得了,心里不由得产生了很强的自豪感。于是,就在同学面前耀武扬威。傲慢地说:“哈哈,你们看,我得了100分了。”又走到差生的面前,说:“你20分,没法跟得上我,和我差好几倍呢!”我渐渐地开始放松自己,上课还时时不认真听讲。作业也时时不完成。就在那个时候,老师叫我过办公室,老师问我说:“为什么不完成作业?”我对着老师说:“忘,忘记了。”老师严肃地跟我讲:“学习上千万不能骄傲,也不能放弃,骄傲会使人落后,谦虚会使人进步。”不久到了中考考试,我竟然拿了55分。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,语重心长地说:“知道错了吧!今后,你要好好地听课,好好地做作业。我们不是学过《千字文》‘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’吗?还记得它的意思?”我点点头。老师接着说:“希望你能做到‘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。’”我后悔地低下了头,想想老师说的话是对的。从此,我又开始认真听课,认真完成作业。到了期未考试,我又拿到了100分。

        “知错必改,得能莫忘”是这个语句启示了我,也教会了我怎样做人。

《千字文》读后感范文10

        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……”每天我们班教室都会传出同学们诵读《千字文》的朗朗读书声。《千字文》是我国南北朝时南朝梁的周兴嗣编写的一部文化经典,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。流传到今天,作为一部启蒙读物,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。

        这部经典4字为一句,共有250句,一千字,是名副其实的千字文,而整本书竟然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,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深厚。书中的知识通俗易懂,内容丰富多彩,从自然现象到社会历史,从农业生产到发明创造,从做人做事到言谈举止,从宫墙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,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们一一道来。虽然这部经典创作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,但是,今天我们读它仍然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,让我们既增长了知识,又明白了道理。

        《千字文》里有许多关于做学问的语句,对我有深深的启发。“尺璧非宝,寸阴是竞。”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,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”“笃初诚美,慎终宜令。”修身、求学,重视开头固然不错,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。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、虎头蛇尾,应该坚持不懈,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。“守真志满,逐物意移。”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,学习要专一,不要转移意志,甚至玩物丧志。“孤陋寡闻,愚蒙等诮。”学问浅薄,见识少,就会被别人耻笑。我们不能只读死书,还要多增长见识,多看看外面的世界,否则就会成为“井底之蛙”。

        有关做学问的语句虽然不多,但是作者却把道理说得很透彻。《千字文》还教我们做人要有高尚的品格,要学会和别人相处。书中还有很多历史故事,增强了我对历史名人的了解。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。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。”让我们在多读、多背中享受这部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!

        据史书记载,这篇构思精巧、富有韵致的《千字文》,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。

        公元六世纪初,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,擅长文学,雅爱书法。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,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,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,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,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,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,以供儿童学习识字,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。

        周兴嗣才思敏捷,一夜便将《千字文》编成,不过,第二天,他竟已是两鬓斑白。

        《千字文》用整整一千个不同的字连缀成篇,内容涵盖自然、社会、历史、伦理、修身、处世、教育、农艺等各领域,汇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、成语典故、格言谚语,其内容丰富,知识面广阔,天文地理,自然社会,无所不包,这正是它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。

        此外,琅琅上口、易记易背的形式,也是它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因素。全篇采用四字句,简要精练,押韵合辙,音调铿锵,易于引起儿童的兴趣,这恰恰符合蒙学认知的规律。

        我自从读完了《千字文》和看过DVD,明白了很多道理。

        比如说:盘古开天辟地,开天辟地时,天黑黑的,地黄黄的,宇宙、地球一片混蒙蒙的。日出日落,月圆月缺,星辰布满天空。地球和宇宙就像一个大大的垃圾堆,简直是浑水摸鱼。

        读了这个小故事,我读后感到:虽然我们这个地球现在还是鲜洁的,就像在池边看鱼也能看到池底。虽然我们国家的人民还是和睦相处,和颜悦色的,每天都是那样快乐,健康地成长。虽然国家发达好了,科技进步了许多。可是一不小心,就会被污染横扫千军的,这个世界将变成一个可怕的世界,没有花草树木,没有动物,自然也不会有人类。人类有可能“受到惩罚”、“洪水来掩盖”、“火灾来毁掉我们的家园”、“它们会毫不留情”,因为这都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。

        这个世界创造出来不容易啊!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它吧!保护大自然母亲吧!让生产物体的浓烟不要再有了,让捕捉野生动物的人不要再有了。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,爱护花草树木、动物吧!不要让这可爱、美丽的世界永远消失,它永远存活吧!这个世界创造出来不容易啊!

        希望大家支持我,支持我的建议吧!保护环境——人人有责,这是我们的家园啊,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它吧!

       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,我拿到了一本书——《千字文》。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朝代变更:商汤灭夏,周武王灭商建周,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,经典故事:如夜明珠,盘古开天,让我大开眼界。

        同学们,你们知道《负荆请罪》这个故事吗?它讲述了战国时期,赵国的将军廉颇因为自己战绩卓越,看不起宰相蔺相如,而大度的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安危,非常尊重廉颇,处处让着他。廉颇得知实情后非常后悔,自负荆条,上门请罪,从而流传了这段“将相和”的历史故事!它告诉我们有错要及时改正,才能取得他人的原谅。

        《当惜分阴》这个故事我也很喜欢。它讲的是晋代名人陶倪,小刻苦读书,从“举孝廉”进入仕途,先后做过长史,刺史,曾被封为长沙郡公,都督,大将军,五十年间历任多种要职。无论政务多么繁忙,战事如何频繁,他都要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读书习武。取得了卓越的军功和政绩。我读后得到了很大的启发: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,关键是看我们如何使用它,古人云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,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,珍惜分分秒秒,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,长大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。

        我爱读这本书,它使我了解了历史,增长了知识。

学好这20个字的写法,你的楷书写得一定会越来越好!

       周兴嗣。

       《千字文》原名为《次韵王羲之书千字》,南朝梁(502年─549年)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。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。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,令其亲人练习书法,而后觉得杂乱无章,于是又命周兴嗣(470年─521年)编为一篇文章。

       《千字文》全篇主题清晰,章句文理一脉相承,层层推进,语言优美,词藻华丽,几乎是句句引经,字字用典。出典包括《易经》、《淮南子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史记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管子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汉书》。

       《千字文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,兼纳自然、历史、社会常识,寓意深刻、结构清晰、语言简明优美,可以说是一首四言长诗。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,和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家诗》合称“三百千千”。《千字文》是其他几篇也公认为不错的训蒙读物不能比的。

       所以历代书法家都竞相书写,如智永、怀素、欧阳询、赵佶、赵孟、文徵明等都有留传至今的帖本。同时在汉字文化圈各国也受到重视。

       创作背景

       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,秦代出现的有《苍颉篇》、《爰历篇》,汉代则有司马相如的《凡将篇》、贾鲂的《滂喜篇》、蔡邕的《劝学篇》、史游的《急就章》,三国时代有《埤苍》、《广苍》、《始学篇》等,这些作品中只有《急就章》对后世产生了影响,其余影响不大。

       《急就章》虽然是《苍颉篇》之后较突出的小学之书,但由于流传中出现了种种问题,其权威性到南北朝时已大不如前,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《庭诰》、《诂幼》之类,可读性有限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《千字文》问世了。

       南朝时期,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诸王书法,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,每个字一张纸,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,周将其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,这就是流传至21世纪已1400多年的《千字文》。

《三字经》应该怎么评论它?它究竟阐述了什么内容,有什么意义?在线等!

       智永是王羲之后人,书传家法,对后世书法影响甚远。董其昌评价其字“力透纸背”,苏轼评其字“精能之至,返造疏淡”,何绍基评曰“含蓄而极富韵律意趣”。智永楷书,易上手易转体,自然舒展,而其楷书《千字文》堪称典范,是一千多年来最佳版本。

        智永楷书《千字文》。一看到开头这10个字,不少人都懵了,这个…怎么写?

        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,日月

        天

        作为全篇第一个字,“天”字整体平稳,结构端庄,奠定了整篇平和温润的基调。具体而言,在轮廓上呈三角形特征,第一横切笔快入,干脆利落,第二横略显平缓,细细品味可发现此中方圆之趣味。撇捺左右舒张,分量接近,饱满而自信,临习时应细细体会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地

        左右结构,提按对比明显,左边“土”部按笔饱满厚重,第一横与第一竖基本连成一个块面,是整个字的“字眼”,“也”部左聚而右散,左边凝成一团与“土”部合成此字的主体部分,竖弯钩舒展,留出较大的空间,疏密乃显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玄

        “玄”字是按笔的代表,整个字线条厚重,内部空间较小,第一笔要重重地按压,略作停顿,使之厚实凝重,交代清楚之后方可调锋向左出笔,之后利用惯性弹跳至横画的起笔,重切而入。写的时候注意观察起收笔的具体形态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黄

        “黄”字上下结构,但是凝聚一体,主要得益于横式线条与竖式线条之间明确的经纬编织关系。这种关系一方面使得整个字有很强的凝聚力,另外一方面也平均切割了文字内部的负空间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宇

        “宇”字第一点偏左,但是下方竖勾却偏右。这种左右错位的结构处理方法是智永楷书常见的造型方式,它能够使得整体活泼而有趣味。在具体的线条形态上,两个短横入笔的角度也不一样,学习的时候注意这些细节,不可概念化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宙

        “宙”字字形较扁,和“宇”字竖长的字形形成有趣的对比。这两个字的对比关系提示我们,临帖时不仅要观察文字本身,还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关系,或同或异,或相似或对比。这一点对于之后由临帖走向创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洪

        “洪”字的字形也较扁,虽然是左右结构,但是两部分不是对比关系,而是团状的凝聚关系。因为此字左右都比较简单,不好处理成对比,故使之成一组。这种处理方法也适合运用于其他笔画较少的字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荒

        “荒”字的处理极为精彩,首先,在轮廓上可看出自左向右的发散形状。打破了概念性四平八稳的结构状态,取而代之的是不平衡的斜势,活泼有动感。在结构上,上、中、下三个部分,上面较凝聚,下面舒展,让头舒足,颇为潇洒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日

        “日”字线条笔画极少,故任其小。但在处理时,以面的造型方法取代线的造型方法。故按笔为主,凝重朴实,颇有憨味。写的时候也要观察具体的起收笔形状。比如两横即很不一样,要准确观察表现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月

        此字残缺不全,临写时可多参考其他版本。不过,临摹有了经验,学会提取智永楷书的造型、运笔规律后可自行根据经验自然书写。由此字顺便说一下,对于字帖中的残字或缺字,初临时可以略过,但在后期,能否自行补上,却是考验我们临习能力的重要因素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(日月)盈昃,辰宿列张,寒来暑往

        盈

        此字上下结构,上部较长,下部较扁,二者有对比,趣味乃生。整个字都以露锋入笔,干净利索。由此字顺带说一下,部分劣质出版物,往往教初学者机械地藏锋入笔,如画圈圈,害人不浅。尤其颜、柳是重灾区,颜、柳二公泉下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昃

        此字线条精神利索,第一笔顺势顿下,第二笔转折干脆。中部两横,弧度各为上下,且长横极其精彩,首先顿笔切入,按笔略行一段,然后缓缓提笔,略带弹跳,收笔之时又重按弹回,整个过程充分利用了笔尖的弹性完成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辰

        “辰”字外轮廓略近等腰梯形,稳定、舒展。在线条的处理上,智永善于运用长短线条之间的对比制造趣味,此字即是典型,短画如上方三横及一个小撇成一组。下方撇、捺及竖勾的长线与之形成对比,有节奏上的韵味之美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宿

        “宿”字字形方正,结构平稳,整体成团状。运笔时要注意起笔的形态,宝盖头中的横画尖锋入笔,而下方一横切笔直入,两个横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,由此可见,智永楷书笔法丰富,并且表现在外。对初学者来说,是一个很好的范本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列

        “列”字在空间的处理上有巧思,将本属于右边立刀旁的小短竖归于左边,则左边成团状,成为整个字的主体,右边一个竖勾单列,成为一个字的主笔。一个字中如果有团状的主体,再加一两个较长的主笔,结构都很好看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张

        “张”字左右结构,左收而右放,左粗而右细。故第一笔要善于铺毫重压,运笔之时速度要慢,尤其在转折处,要善于利用笔毫的弹性交代出具体形状,否则笔画含糊,缺少力量感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寒

        这个字撇捺值得关注。用的都是秃笔推送,自然截止。有的学习者用概念化的书写方法,把撇捺写出尖来,味道即不对。智永的千字文在运笔上比较灵活自由,没有太多的约束。临摹的时候要准确抓住形态特征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来

        “来”字上下错位挪移,主笔竖勾也不在中心线上,在结构上制造了趣味。竖画运笔由侧方进入,进而折锋竖下,两个横画形态也有很大区别,临帖时要准确表现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暑

        “暑”字静中寓动,是上下两个部分左右错位挪移的典型代表。“耂”部第二个横画入笔方向值得关注,它由第一笔结束的末端弹跳而来,故逆锋入笔,与智永《千字文》中其他常见的露锋入笔不同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        往

        “往”字的双人旁很有意思,与常见的写法不一致,反倒与大篆里面的某些写法很像。智永楷书作为隋代楷书的代表,部分写法还保留着一些古意。

        临习要点?

与三字经齐名的古代儿童启蒙书籍有哪些?

       《三字经》讲记

       刘宏毅

       引言

       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合称“三百千”,又叫“三家村”,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,知名度极高,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无人不知。“三百千”之中以《三字经》为首,称为“经”,以《千字文》垫底称为“文”。当然,在文字难度、知识水平、文学素养等诸方面,《千字文》要求高。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,对《千字文》是既读不懂,也欣赏不了。从时间上来说,《千字文》成文于六朝时期,出现的最早;《三字经》成文于南宋末年,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,明清时期才流传开。[cchere.net 西西河 知行人]

       在教学的顺序上是《三字经》第一,《千字文》最末。其中的道理,一是先简后繁,这很好理解;二就是“经”与“文”的根本区别。经者经舆大道,是天下车马行人经行的必由之路,引伸义就是规律、原理、原则与方法。自古以来,圣人的书叫做经典,因其讲述的是恒常不变的宇宙真相,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,所以有四书、五经等经典。《三字经》既敢称为经,而且被千古传颂,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。

       《千字文》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编纂而成的一篇韵文,词藻华丽,语言优美,文学价值极高,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。《三字经》则不然,它“字有重复,词无藻彩”,即不讲究对仗,语言也不甚优美。但《三字经》朴实无华,用极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大道理,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。因此“三百千”中最难理解的是《三字经》,最难讲的也是《三字经》,没有丰富的学识、没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,仅仅凭借文字是绝对无法理解经义的。相反,随着阅历的增加与人生经验的积累,对《三字经》的理解会越来越深,以至越到晚年越喜欢《三字经》,这也是为什么来听《三字经》讲座的老年人很多。[cchere.com 西西河 知行人]

       与《千字文》同理,《三字经》也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史,但《三字经》不受文字限制,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,真正是“淹贯三才,出入经史”,全文用典极多,全篇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。清人王晋升就称《三字经》是“蒙求之津逮,大学之滥觞”;清人贺兴思称其是“一部袖里《通鉴纲目》也”;近人章太炎也称赞《三字经》“其启人知识,过之《急就章》与《凡将篇》之比矣 …… 今之教科书,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”。

       在《三字经》出现之前,几乎所有的蒙学读物都是四言的,也就是四个字一句,例如《千字文》《百家姓》都是四言,四个字读起来不上口,小孩子不容易唱颂。《三字经》则以三言形式出现,三个字一句,四句一组,读起来轻松愉快,更符合儿歌的特点,所以明朝赵南星称其“句短而易读,殊便于开蒙”,故此为蒙学第一书。

       《三字经》很早就传到了日本与韩国,清朝雍正五年(公元1727年),《三字经》被译成俄文流传到俄国,此后陆续被译成英、法等多种文字。1990年秋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《三字经》选入《儿童道德丛书》,向全世界发行。可见这部书早已不属于中国人专有,它已经走出国门,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了。我们作为《三字经》故乡的同胞,今天不但不会背诵《三字经》,有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《三字经》,为此你将给自己下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呢?[cchere.net 西西河 知行人]

       此次我们讲解《三字经》的形式不同于以往的《千字文》。《千字文》讲座是讲者解字说文,学者随文入观,体会文义。《三字经》讲座则是直剖经义,辅以文字,以经义为纲,文理为目,纲举目张,文义也就自然现前了。

       《三字经》全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,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独立的中心,但六个部分又合成一个整体,似江河之水风气浪涌,层层推进,在编排顺序上极有章法,体现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学术思想,这是我们在学习之中应该加以注意的。

草书千字文的宋徽宗版

       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合称“三百千”,又叫“三家村”,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,知名度极高,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无人不知。

       “三百千”之中以《三字经》为首,称为“经”,以《千字文》垫底称为“文”。当然,在文字难度、知识水平、文学素养等诸方面,《千字文》要求高。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,对《千字文》是既读不懂,也欣赏不了。从时间上来说,《千字文》成文于六朝时期,出现的最早;《三字经》成文于南宋末年,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,明清时期才流传开

       在教学的顺序上是《三字经》第一,《千字文》最末。其中的道理,一是先简后繁,这很好理解;二就是“经”与“文”的根本区别。经者经舆大道,是天下车马行人经行的必由之路,引伸义就是规律、原理、原则与方法。自古以来,圣人的书叫做经典,因其讲述的是恒常不变的宇宙真相,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,所以有四书、五经等经典。《三字经》既敢称为经,而且被千古传颂,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。

       《千字文》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编纂而成的一篇韵文,词藻华丽,语言优美,文学价值极高,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。《三字经》则不然,它“字有重复,词无藻彩”,即不讲究对仗,语言也不甚优美。但《三字经》朴实无华,用极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大道理,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。因此“三百千”中最难理解的是《三字经》,最难讲的也是《三字经》,没有丰富的学识、没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,仅仅凭借文字是绝对无法理解经义的。相反,随着阅历的增加与人生经验的积累,对《三字经》的理解会越来越深,以至越到晚年越喜欢《三字经》,这也是为什么来听《三字经》讲座的老年人很多

       与《千字文》同理,《三字经》也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史,但《三字经》不受文字限制,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,真正是“淹贯三才,出入经史”,全文用典极多,全篇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。清人王晋升就称《三字经》是“蒙求之津逮,大学之滥觞”;清人贺兴思称其是“一部袖里《通鉴纲目》也”;近人章太炎也称赞《三字经》“其启人知识,过之《急就章》与《凡将篇》之比矣 …… 今之教科书,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”。

       在《三字经》出现之前,几乎所有的蒙学读物都是四言的,也就是四个字一句,例如《千字文》《百家姓》都是四言,四个字读起来不上口,小孩子不容易唱颂。《三字经》则以三言形式出现,三个字一句,四句一组,读起来轻松愉快,更符合儿歌的特点,所以明朝赵南星称其“句短而易读,殊便于开蒙”,故此为蒙学第一书。

       《三字经》很早就传到了日本与韩国,清朝雍正五年(公元1727年),《三字经》被译成俄文流传到俄国,此后陆续被译成英、法等多种文字。1990年秋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《三字经》选入《儿童道德丛书》,向全世界发行。可见这部书早已不属于中国人专有,它已经走出国门,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了。我们作为《三字经》故乡的同胞,今天不但不会背诵《三字经》,有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《三字经》,为此你将给自己下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呢

       此次我们讲解《三字经》的形式不同于以往的《千字文》。《千字文》讲座是讲者解字说文,学者随文入观,体会文义。《三字经》讲座则是直剖经义,辅以文字,以经义为纲,文理为目,纲举目张,文义也就自然现前了。

       《三字经》全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,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独立的中心,但六个部分又合成一个整体,似江河之水风气浪涌,层层推进,在编排顺序上极有章法,体现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学术思想,这是我们在学习之中应该加以注意的。

       弟 子 规

       弟子规拼音版

       弟子规易解

       弟子规英文版

       弟子规读诵

       弟子规动画

       二十四孝图

       蔡礼旭老师讲座

       弟子规论坛

       《弟子规》这本书,影响之大,读诵之广,仅次于《三字经》。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原作者李毓秀(公元1662年至1722年)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。以「论语」「学而篇」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为中心。分为五个部分,具体列述弟子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。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《训蒙文》,并改名《弟子规》,是启蒙养正,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,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。

       祖宗虽远,祭祀不可不诚。子孙虽愚,经书不可不读。废经废伦,治安败坏根由。贪瞋痴慢,人心堕落原因,欲致天下太平,须从根本着手。图挽犯罪狂澜,唯有明伦教孝。误根本为枝末,认枝末为根本。为求解决问题,反倒制造问题。君子唯有务本,本务邦国自宁。 俗云:「教儿初孩,教妇初来」,儿童天性未染污前,善言易入;先入为主,及其长而不易变;故人之善心、信心,须在幼小时培养;凡为人父母者,在其子女幼小时,即当教以读诵经典,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;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,敦伦尽分之道;若幼小时不教,待其长大,则习性已成,无能为力矣!

       三字经说:「养不教,父之过;教不严,师之惰。」;「教之道,贵以专。」,而非博与杂;故一部经典,宜读诵百至千遍,苏东坡云:「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」。现在教学,坏在博与杂,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、定力之培养,至有今日之苦果。企盼贤明父母师长,深体斯旨;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,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,有慧眼者,当见于此。

       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合称“三百千”,又叫“三家村”,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,知名度极高,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无人不知。“三百千”之中以《三字经》为首,称为“经”,以《千字文》垫底称为“文”。当然,在文字难度、知识水平、文学素养等诸方面,《千字文》要求高。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,对《千字文》是既读不懂,也欣赏不了。从时间上来说,《千字文》成文于六朝时期,出现的最早;《三字经》成文于南宋末年,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,明清时期才流传开。[

       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,涉及社会伦理、道德、法律、姓氏、自然常识等。

       由于《千字文》字数多,又被大家广泛知道,所以在古代还经常被用做仓库、监狱、书籍(如佛经)及刻印书刊的书版等建筑、物品的编号,所以古代小说有“天字一号”等字眼。

墨卿书法作品

        它是难得一见的徽宗草书长卷,以用笔、结体的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而论,与怀素相比,委实伯仲难分。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,书于全长三余丈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。其底文的精工图案,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,与徽宗的墨宝可谓相得益彰,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!被誉为“天下一人绝世墨宝”。

       纵31.5厘米,横1172厘米,写在一张整幅描金云龙笺上。是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,笔势奔放流畅,变幻莫测,一气呵成,颇为壮观。是继张旭、怀素之后的杰作。今藏辽宁省博物馆。文物出版社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各有影印本行世。

       《千字文》为中国旧时童蒙读物,是南朝周兴嗣集王羲之书法中一千字,编成四言韵语,内容包括自然、社会等各方面知识。 此作总体气象可谓神满气足,全篇浩浩荡荡有如奔腾之水顺势而行,视觉上贯彻始终是其吸引欣赏者目光的重要因素,正如陶宗仪在《书史会要》中的阐释那般:“意度天成,非可以形迹求也。”此作为长卷,在上面书写草书,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书家性情的发挥。为何如此说?缘于书法的表现维度是自上而下的,特别是草书,一些率性之笔,往往是在纵向空间中产生的,而横向展开的空间毕竟很有限。

       通观此帖,生龙活虎,精神飞跃,虽为长卷,却笔跃气振,跳动不息,毫无倦笔。在纵向空间比较小的情况下,赵佶对于长线条的使用也是很恰当的,如文中“号”、“帝”、“也”等字末笔的遥遥下垂,不仅调节了空间比例,使之疏朗、跌宕、灵动,充满高情远致,同时也起到导气、融通的作用,使作品显得更加气脉贯通。从此作中又不难发现,赵佶善于运用穿插错落的章法处理方式。也许,他是从黄庭坚草书中得到了启示。黄氏草书错落有致、风度翩翩。其代表作《李白忆旧游诗卷》,极善运用线条的入侵与穿插,使某些字跨区域而行,侵入到其他字的线条空间。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章法的呈现不再止于单行、单列,而是予人以“乱石铺街”之美感。赵佶此作中这种入侵的表达方式.可谓得黄氏精髓:初看怪异,再看惊绝,三看大称其妙。

       从此卷中,还可以看出赵佶创作时的“放”态:对于笔画,在保证线质的基础上,写得很迅疾、威猛,汪洋恣肆,鼓舞六合,有“舍我其谁”之势;此作作于描金云龙纸上,由于纸面光洁,使得笔墨的渗透来得缓慢。由此,通篇尖刻锐利的笔画居多,而含蓄钝拙的笔画偏少,这或许就是一味追求气势而丧失的那一部分美感的表现。如此作中撇画与捺画以及转折处的处理都显得过于迅疾、尖刻,如能做到宋人张戒所说的“放之则如长江大河,澜翻汹涌,滚滚不穷;收之则藏形匿影,乍出乍没,姿态横生”,有放纵,同时又能收擒,那么此卷带给我们的美感也许会更丰富些———毕竟,含蓄更能逗引欣赏者的审美情绪。

       “牵连”作为上下字连贯的枢纽,是草书的主要表达方式。善写大草的书家,对牵连的把握是很奇妙的:时而粗如主笔,时而细如游丝;时而竖直拉下,有飞流直下之气势;时而倾斜拉扯,有屈铁盘钢之韧性。从此卷可以看出,赵佶善于运用斜向拉扯的牵连方式。这一方面表现了其自信的书写状态:如怒猊抉石,势不可遏,沉着痛快,激越奔放;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在牵连方式的处理上缺少变通,斜向线条多了,通篇也就显得芜杂、雷同、单调。 赵佶与所有的书家一样,也喜欢书写《千字文》,他一生不知写了多少卷, 流传至今,仅存两件。其一为瘦筋书本,现藏上海博物馆,写於崇宁三年(公元 1104年),时年二十二岁。卷後的“赐童贯”题字,当是他为那时正供奉明 金局的童贯所书。卷为朱丝栏,素笺本,字大寸许,每行十字,前後百行,书法 已基本定型,不过此时尚嫌瘦弱拘谨,不如晚年的肥润刚韧,心手一致的好。

       此 卷草书怪怪奇奇,大大小小,有的如“腾猿过树,逸虬得水”;有的“或连或 绝,如花乱飞”;有的“若枯松之卧高岭,类巨石之偃鸿沟”;有的“如飞鸟出 林,惊蛇入草”……真是不一而足。此卷书於宣和四年(公元1122年),是 年作者恰好四十岁,已是他短短一生中的接近於晚年,正是其书法大成之时。他 这两卷用真楷、狂草所书的千文,都是根据周兴嗣的版本,中间为避讳改了几个 字而外,概无差异。  由於草书在书写中的制约较大,因此,历代书家在草书方面所作的建树,除 王羲之父子和张旭、怀素诸人外,很少有自辟蹊径,突破前规的,唐宋以来的草 书,尽管名家辈出,他们师法传统, “非王即张”。至於章草的书写,皆法皇象 《急就篇》,未闻有独创新意之说,却有画虎类犬之讥。故我们对於草书的评 价,以应著重观察作者运腕、使笔以及气势如何而定高下。所谓“草即纵心奔 放,复腕转蹙,悬管聚锋……起伏连卷,收揽吐纳”,“或体雄而不可抑,或势 逸而不可止,纵於狂逸,不违得寸进尺意。 ”此处所说的“纵心奔放”和“纵於 狂逸,不违得寸进尺意”,对草书来说,极为重要,是我们据以评论它的准则。 也正由於草书与楷书在书写上不尽相同,“真以点画为形质。草乖使转不能成 字,真亏点画犹可记文。”所以草书的书写较难,求工尤难,其症结所在,正在 於“使转”这一点上面。  此卷草书《干字文》,其所以可贵,在於作者掌握了狂草的基本法则,“使 转”不违笔意,基本上达到了“纵心奔放”,所谓“『意先笔後,潇洒流落”的艺 术效果。有人以为这卷草书写得如此精妙,怀疑它不是赵佶自运之作,有可能是 临写怀素之本。他们的根据认为此种草法出自怀素和尚,兼之宣和内府藏有怀素 《千字文》有四轴之多,完全有条件从事临摹,我们以为这种怀疑不是毫无根据 的,但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情形。可以肯定,赵佶草书出於怀素,不仅平时临摹 过怀素的草书《千字文》,而且还临过其它有关的草书帖。从时代风格上讲,两 宋的草书,大都师法张旭、怀素,不但名家黄庭坚、赵佶是如此,就是南宋的大 诗人陆游诸人,亦莫不如是。凡属临写之本,不管其技巧如何精到和高超,一经 深入观察,会多少流露出矜持、板滞的运笔痕迹。再说草书难摹,尤其是狂草更 是如此。此卷草书行笔飞动,全长数丈,一气呵成,几无败笔可寻。值得提出留意的地方,卷中草书的字裏行间,夹了少数几个行书字,如“伊尹”、“圆”、“用”诸字书法。已露出薛稷的影响,与怀素的面貌迥然有别,倒是赵佶本人原 有的特色。明末孙承泽在所撰《庚子消夏录》中,著录此卷时,指出“徽宗千 文,书法怀素”,这裏用的“书法”两字,意义相当明显,是师法而非临摹,不 好理解为“临摹”之意。这一点,想必不会引起读者对它有甚麽误会的。  这卷笔翰飞舞的《千字文》,是写在全长达三丈以上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上 的。一幅长达三丈余的手工麻纸,今天看来,似乎不算是多麽新奇。可是,在八 百年前的北宋时期,已经制造出这样长尺度的精美用纸,不能不使我们为之惊 讶。从纸的质量考察,主要原料以麻的成分为主,表面光滑而无帘纹,吸墨的效 果很好。北宋的造纸术已 相当发达,而此卷用纸,固然属於特制一类,据专家推算,可能在江边把船舶排 列成行,然後浇上纸浆使之均匀,自然乾燥而成。由於历代收藏家对它倍加珍 惜,得以纸墨保持完整如新,给我们提供北宋造纸技术空前发达的宝贵资料。元末明初的曹仲明在他所著《格古要论》裏,有以下一段记载:“予尝见宋徽庙御书千文,其首尾长五丈有奇,信乎匹纸三丈也”。《格古要论》中所说“五丈有奇”,当是“五”为“三”之误,即指此卷而言。由此可知,就元明之际的人看 来,对这幅整张长三丈余的宋纸不能不感到惊奇。还值得我们珍视的,在这长达三丈有余的描金云龙笺上,那种精工的图案,不是用的雕板印刷而是以能工巧匠 就纸面一笔一笔地描绘出来的。据实物原卷观察,描金图案的能工巧匠,就是宫中不知名画师用尖毫画笔蘸金粉描绘而成。从整体画面的完整看,不可能分段拼 接,而是由一人自始至终一气呵成,如此高头长卷,如此繁缛的云龙图案,所花 的精力之巨大,可想而知!云龙图案的组织形式是这样的:每组由四条龙和二十 四层云纹组成,每组前後连绵不断,显得特别紧凑,表现出整体划一的效果。尽 管图案精工有余,但毫无板滞之弊,这是北宋图案装饰承唐代之余绪,从而有所 发挥的一个特点,在同一时期的《营造法式》和《博古图》的—一些器物中,却是 难於看到的,值得我们加以珍视!因此说,不仅赵氏狂草千文具有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,同时有关的各项工艺,也几乎是空前绝後的希世杰作!(杨仁恺一九九六年重修於盛京之沐雨楼中)

       墨卿书法作品如下:

       墨卿书法,又称王羲之法帖,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书法流派之一。墨卿书法强调的是宣纸的墨色浸透淋漓之感,风格凝神寂静,雍容华贵,尤其在楷书和隶书方面表现出色。以下是墨卿书法的代表作品。

第一件是《兰亭序》。

       这幅作品由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及书法家王羲之创作,共章七十四条,每章都有不同的布局、字体及笔画结构,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“神品”,也是墨卿书法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。

       全篇内容着重写人生哲学和人情世故,文字妙绝天下,精华所在则在于长达1200字的行书,字迹独特,自然而不失秩序,既可读书又可赏艺术。

第二件是《千字文》。

       此雄浑刚健的作品以大篆字书写,被历代书法家所推崇。它的字形端正、简练,线条遒劲优美,极富书法特色。如今,《千字文》中最有名的当属墨卿书法家欧阳询所书的《千字文》。它的字体清秀俊逸,一草布二龙王、三柳蚕四桐柏,形貌各异却不失阴柔之美。

第三件是《嵩阳书院碑》。

       此碑立于唐代,由唐代文学家杜牧题字。墨卿书法家颜鲁公亲笔刻制,从正面来胆直而且高峻,侧面为“急弧”笔法的浅刻,笔画转折得当,墨迹淋漓清晰,以楷书和隶书字数均很精湛,刻削紧凑,目光炯炯,气魄雄浑,露出一种被万千事物包围、内心又极富热情的豪放气质。

       墨卿书法作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经典之一,囊括了多个历史时期的特色,由于其造型优美、字意深刻、笔势华美以及灵动自然,一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之一,并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       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“千字文全篇”的各个方面。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,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,请随时告诉我。